首页  >  新闻动态  >  详情
临沂对标义乌, 是知不足,更是不知足
2025-08-12 14:38:06

编者按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,临沂市融媒体中心(传媒集团)“在临沂”客户端品牌栏目“在临沂网评”全方位集纳、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,剖析社会热点,回应群众关切,广泛凝聚共识,汇聚奋进力量,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、有深度、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,传播临沂好声音,汇聚临沂正能量。

“南义乌、北临沂”的说法早已深入人心。作为中国商贸经济的南北标杆,两座城市可以看作是“一根藤蔓”上的“两朵奇葩”,一南一北对立而生,却因相似的商贸基因彼此呼应,远隔千里而水土有别,更因发展路径的可借鉴性而紧密相连。

8月2日,中共临沂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体会议提出:临沂市将浙江省的县级市义乌作为主要对标对象。这一举措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——2025年上半年来,在国内发展竞争加剧、国际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,临沂凭借商城贸易逆势增长,一时间风头正盛,为何此时要向义乌对标学习?

答案很简单:逆势上扬不代表没有短板漏项,风头正盛也不意味着高枕无忧,临沂对标义乌是清醒认知下的居安思危,是对自我剖析后的“知不足”。临沂、义乌两地同为不靠海、不沿边的内陆城市,义乌成功建成了“全球小商品之都”,成了有口皆碑的“世界超市”;临沂商城历经40余年发展,虽形成万亿级规模,荣获“中国市场名城”“中国物流之都”等称号,但与义乌相比,在政策创新、国际贸易、跨境物流、配套服务等方面仍有差距,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方面短板明显,义乌承担30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、40多项省级改革试点,首创的市场采购贸易模式,在全国39个专业市场复制推广。

对标后发现的短板弱项也正是下一步学习改进的方向,临沂要想“弯道超车”继续保持“前进势头”,必须对思想观念、体制机制、领导方式、工作方法等进行一次大检修、大洗礼,以思想解放破解路径依赖、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。例如在国际贸易领域中,义乌将贸易流程拆解细化、精准对接以打通堵点的“细分模式”,或许能为临沂外贸企业解决拼箱难、清关查验率高等“痛点”提供借鉴,助力企业更好“走出去”,这一探索值得期待。

临沂对标义乌,不是简单的模仿,而是秉持“学习-吸收-内化-升级”的逻辑,是追求抢位发展,更进一步地“不知足”。义乌模式之所以可以长盛不衰,可贵之处在于:6代市场十几任书记,在漫长的四十余年成长史中,始终专注“兴商建县(市)”“以商促工、贸工联动”战略,打造“管办分离”的市场化组织架构。可以说,在市场发展的几乎每一个重大节点,在“政府与市场关系”的认知和实践上,义乌都做对了一系列他人没有做、没有做好、没有坚持不懈地去做的事。

临沂近些年坚持政府领航,企业跟进,“百团千企”组团出击,改变以往企业“单打独斗”的局面,改为政府“帮扶带动”,政府部门牵头搭建平台、整合资源、匹配客户,让企业出海无忧。但从更长远来讲,能否将义乌“有限有为有效”政府的建设思路学习内化,对临沂来说至关重要。既要坚持政府权力“有限”不乱伸手,也要积极“有为”服务到位,更要确保“有效”让企业获利,将“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哲学”处理好,是需要时间的检验的长期命题。

临沂对标义乌,绝非“邯郸学步”,要懂得“守住本心”,不能全盘否定,要懂得“知足”。最好的发展模式,永远是立足当下,面向未来。对临沂来讲,要借助山东省“支持临沂商城高质量建设”以及“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”的政策东风,深化“百团千企·商城出海”行动,推动“四个商城”建设全面突破、强势崛起。持续提升线上商城能级,丰富线下商城业态;拓展海外商城网络,加快推进商城国际化进程;充分发挥物流优势,保障国内外贸易畅通,同时做强产业链、供应链、创新链,用“产业链上的好产品”擦亮“临沂商城的金招牌”。

转自:兰山商城

山东华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© 2021-2022 版权所有 鲁ICP备00000000号

技术支持:山东六牛科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